新闻网
综合新闻

非凡“十四五”·聚力启新程·学院篇|机电工程学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5-11-24    浏览次数:

开栏的话:“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总结学校“十四五”时期事业丰硕成就与发展经验,凝聚师生共识,增强发展信心,为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工作奠定基础,学校将通过校内平台与校外媒体开展主题宣传报道。即日起,学校将在校园网、微信公众平台同步开设“非凡‘十四五’·聚力启新程”专栏,专栏分为“专项篇”“学院篇”两个专题,围绕《长春工业大学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十项重点任务,全方位、多角度呈现各部门、各单位“十四五”期间的创新实践与发展成就,进一步激发全校上下干事创业的昂扬斗志,为学校“十五五”时期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汇聚磅礴力量!


机电工程学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期间,机电工程学院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十四五”期间确立的重点任务,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组织力量、组织优势有效转化为发展动力、发展优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院“十四五”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五年来,学院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成就,机械工程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批设立,荣获吉林省科学技术奖18项,其中一等奖4项,引进海外优青1人,助力学校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一、聚焦党的领导,突出组织引领,强化组织优势

一是打造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学院班子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把加强学习作为一种责任来履行、一种习惯来培养、一种能力来提升,抓住“学懂、弄通、做实”三个关键词,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班子的自觉自信、责任担当和能力水平。学院班子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了议事机制,明晰了学院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事决策范围,班子成员之间注重经常性沟通,对重大问题、重要决策事先征求意见,交换看法,形成共识,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较好地发挥了党委的政治核心和领导核心作用。

学院党政联席会现场

是构建三个职责体系。学院党委始终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度,在此基础上,对学院的各项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确定每个岗位的工作性质、任务、流程和要求,明晰了全院的分工体系、职责体系和责任体系,全院教职员工根据自己的分工、职责和责任,认真履职尽责,提高了学院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三是压实两个责任。强化责任担当,压实党委和支部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牢固树立抓党建工作是首责、主业意识,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广大党员干部对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增强做好党建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学院定期召开专题党建工作会议,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充分发挥学院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各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及时把学院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学校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加快学校各项事业建设发展的步伐上来,为学校重点工作的深入推进,做出了机电应有的贡献

是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学院党委牢牢把握“七位工作法”,即“政治引领放首位,加强领导不缺位,保障监督不让位,参与决策不虚位,服务中心找准位,支持行政不越位,自身建设要到位”,加强对学院发展规划、治理结构、重大改革等的顶层设计,对事关学院的重大事项进行把方向、定大局、做决策,确保学院的办学定位明确,战略规划清晰,实施路径精准,推动措施有力。学院党委于2021年获批“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并验收通过、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连续两次荣获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二、聚焦立德树人,突出思想引领,强化铸魂育人

一是坚持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学院党委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扎实推进各项学习任务落实。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批示精神,将每个月最后一个星期一上午作为学院固定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时间,每双周周三下午确定为全体教师及学生党员政治理论学习时间,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结合党建热点问题每年开展10余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0余次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和党课学习,“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新时代e支部党员入驻率、学习率达到100%。

引导青年学生广泛开展理论学习

二是不断创新有效育人载体和举措。秉持“贴近学生的教育”的育人理念,依托学院分党校、分团校、领航理论学会和班团支部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活动,走进吉林省社科讲坛学习,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举办“红星耀青年”读书分享会,开展“筑梦说”有声朗读活动,促进了青年学生的学思践悟和理论提升。学生中涌现出吉林省优秀大学生、吉林省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一等奖、长春市“高校文明杯”文明寝室、校双十佳大学生等先进集体和个人典型,2名学生被央广网报道。学院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生连年获校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学院获吉林省青年公益创业赛铜奖,春雨志愿者协会入围全国关爱行动示范团队,2支团队入围全国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青春耕耘、大美吉林”实践团获全国“大学生在行动”优秀团队,毕业生总体就业落实率逐年提升,2025届落实率达93.18%。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三是打造网络党建育人品牌。学院党委积极主动占领互联网主阵地,创建“机电先锋”学院官方微信平台,开辟有“机”青年--“MMDS学会半月谈”专栏展示党建活动的优秀作品,出版“行致远,敬百年”庆祝建党百年系列纪念册,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2023年获第六届吉林省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工作案例一等奖。

三、聚焦事业融合,突出质量引领,强化事业发展

一是学科专业建设成果丰硕。机械工程专业两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于2019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近几年3个本科专业先后获批吉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课程和教材建设方面,先后获批国家级规划教材、吉林省重点教材两部,获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一门,获批吉林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第五轮学科评估高校排名为B-等级,为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2022年入选吉林省“世界一流学科培育计划”,2023年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22年,我校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

二是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推进。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学院逐步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创新创造能力强、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队伍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入选2019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海外优青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4人,吉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人,吉林省教学名师1人,吉林省长白山学者1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6人,吉林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吉林省教学优秀团队1支。

青年教师在全国竞赛中获佳绩

是科研成果有效服务社会。5年来,学院党委积极引导,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结合吉林省地方经济,围绕汽车、轨道客车、光电子等吉林省优势和支柱产业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为我省乃至全国的相关企业提供技术攻关和服务。5年来科研立项200余项,经费近8000万元,荣获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18项,其中一等奖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青年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9项,发表高水平论文4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近200件,成果获奖30余项。

深入开展“访企拓岗”

“十四五”期间,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院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差距,“十五五”期间,机电工程学院将再接再厉,让党建工作引领高质量发展得到充分显现,向国家级标杆院系党委迈进!

(供稿单位:机电工程学院 初审:张利军 复审:张亮亮 终审:王亚坤)

上一篇: 省知联会联合我校举办“知源大讲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讲座
下一篇:学校领导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参加集体备课并深入思政课堂督导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