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魏向宇 楚洪涛)10月17日上午,学校在北湖校区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学习强国”思政教育创新空间揭牌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建签约仪式。学校党委书记陈权与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张丛、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杨志宏等领导共同出席活动。党委副书记李东玲主持活动。“学习强国”吉林学习平台、省委宣传部理论处、省教育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处、省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研究中心、南关区教育局、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共建学校师生代表及学校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深化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时刻。

与会领导、嘉宾实地考察“学习强国”思政教育创新空间
仪式开始前,与会领导、嘉宾实地考察了“学习强国”思政教育创新空间——“红途印记”VR互动馆、“薪火之路”互动历史体验馆、“星火书堂”“学习长廊”等思政教育新载体,对空间建设给予充分肯定。

党委书记陈权致辞
陈权在致辞中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建设“学习强国”思政教育创新空间,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更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战略需要。学校要以此次揭牌和签约为契机,扎实推进“学习强国”思政教育创新空间建设,深入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有效促进线上优质资源与线下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有效促进纵向衔接与横向贯通的有机统一,推动思政教育展现新气象、实现新提升,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与会领导和嘉宾共同观看了长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宣传片,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于浚湜作了工作汇报。

张丛、陈权共同为“学习强国”思政教育创新空间揭牌
张丛、陈权共同为“学习强国”思政教育创新空间揭牌,该空间的正式启用,标志着权威理论平台与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进入深度融合新阶段,为校内外师生提供沉浸式、互动式、智能化的思政教育新场域。

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共建学校签署合作协议
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长春市第十六中学、长春市第一〇四中学校、长春市第一〇三中学校、长春市南关区实验学校等共建学校共同签署合作协议,将凝心聚力、携手共进,共同构建目标层层递进、内容有机衔接、方法科学互补的一体化育人体系。长春市第一〇三中学校党支部书记袁波代表共建学校发言,表达了对深化合作、共育新人的坚定信心与美好期待。

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杨志宏讲话
杨志宏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长春工业大学在思政教育领域取得的成果,深刻阐述了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重大战略意义、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杨志宏强调,各共建高校要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平台资源优势,准确把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一体化的建设要求,着力在完善工作机制、创新育人模式、强化示范引领上下功夫,希望长春工业大学要以此为新起点,勇于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长春工大方案”,在全省一体化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会议现场
仪式结束后,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共建学校聚焦东北抗联精神,联合举行了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
学校党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摆在统领全局、引领发展的战略位置,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着力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将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思政课作为重点课程加强建设,在政策支持、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全方位保障。今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获批吉林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获得“学习强国”思政教育创新空间建设项目支持,“鸿途印记”宣讲团被团中央评为“全国优秀宣讲团”,充分彰显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成效,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现场
学校将以此次揭牌、签约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更高的站位、更强的担当、更实的举措,建好用好“学习强国”思政教育创新空间,扎实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不断开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为强国建设、吉林振兴贡献长春工大的智慧和力量。
(供稿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初审:钟旭、于浚湜 复审:张亮亮 终审:王亚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