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综合新闻

学校举办“课程思政”专题讲座

发布日期:2025-03-28    浏览次数:

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骥在习近平总书记“3·18”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6周年之际,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进一步提高我校课程思政建设水平,3月27日,学校在南湖校区学术报告厅举办“课程思政”系列专题讲座首场活动,邀请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名师赵洱岽作《数字化时代理工高校专业教育课程思政的设计建设与实践》专题报告。学校党委书记陈权主持报告会。副校长金光勇、校长助理李玉峰与全校教师一起听取报告。

                               培训现场                   摄影:初祁

赵洱岽围绕“专业课教师如何开展课程思政”“融合思政精神的人才培养该如何做”以及“如何发挥课程教学主渠道的思政功效”三个主要问题,从“育心明德:数字化教学改革的新时代动因 ”“道术相济:融合课程思政的系统教学设计”“如何将课程思政建设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以及“建构从教到育的数字化人才培养模式”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刻阐述,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多年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宝贵经验。报告内容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精彩纷呈,为全校教师带来了一场思想深刻、案例鲜活的学术盛宴,赢得现场的阵阵掌声和一致好评。

                                   与会教师认真聆听报告               摄影:初祁

陈权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课程思政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办好课程思政是学校党委和广大教师的共同责任。多年来,学校党委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坚持把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放在同等重要位置,积极营造“人人重育人、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的浓厚氛围,取得显著成效。

陈权强调,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清楚地看到当前课程思政建设还存在整体规划不够,思政元素融入不好、吸引力不强,评价机制不完善等情况。希望通过课程思政系列讲座,能够进一步推动广大教师从教育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高度,提高对课程思政意义的认识,从教育的性质、教学的使用、课程的功能,深化对课程思政内涵的认识,真正将教书育人的主责主业、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全过程。

陈权希望广大教师通过系列讲座能进一步深刻认识到课程思政不是一门特定课程,不是把专业课改造成思政课模式,不是简单的加法,生硬地融入,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是一种顺应时代的思维方式,这种教育教学理念是教师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书育人初心使命所给出的答案是教师个人对党、对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融入教育教学工作的充分体验,是教师从教书到教学再到教育的精神升华,是从生动到激动再到感动的方法创新,是教师拥抱时代,适应学情的历史主动。广大教师要切实以真挚的教育情怀、真心的教师责任、真切的教育体验,实现由教书匠,到“四有”好老师,再到教育家的蜕变,让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芒永不褪色,永放光芒。

各教学单位教学副院长(副主任)、系(实验室)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近三年新入职教师,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建设专业负责人,教务处、教发中心、教评中心全体人员,共计200余人参加现场报告会,线上观看教师100余人次。参会人员纷纷表示,本次报告意义深远,受益匪浅,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好“思政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深度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有机研创教学方法,将课程思政建设推向新的高度,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贡献智慧和力量!

(供稿单位: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初审:常青 复审:张亮亮 终审:王亚坤)

上一篇:学校召开2025年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
下一篇:我校发起成立吉林省高校服务新型工业化重点产业就业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