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综合新闻

聚力新时代丨公共管理学院:强基础 重实践 积极赋能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4-05-21    浏览次数:

公共管理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在学校党委坚强领导下,以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为统领,系统推进各项工作,坚持扎根中国大地、立足吉林发展办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为基本方针,全面推动“学科-平台-专业”一体化建设,推进“四联动五坚持”人才培养体系,努力提升办学质量与影响力,注重加强文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促进学院内涵式发展。

一、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双轮驱动

学院党委实施“引领·凝聚·共进”“1+N”计划,擦亮党支部党建工作品牌,搭建青年博士讲坛、法律援助团、社区治理顾问团、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导师团、研究生工作坊等载体和项目,增强教职工思政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有效性,切实提升教师职业素养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树立党建与业务融合的鲜明导向。推进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树立身边榜样,强化无形带动。公共管理系党支部通过全省高校样板支部建设验收并申报全国高校样板支部,被吉林省高教工委确定为“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创建达标单位。学院努力建设“五型”党政班子集体,强化集体决策和民主集中制,实现党政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系书记与主任协调配合,成效显著,发展势头良好;加强对年轻干部、博士教师淬炼,利用学科评估、博士点申报等契机发现、培养、锻炼年轻干部;强化学生党支部建设,搭建载体、丰富形式,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培养优秀学生党员。

公共管理学院班子成员参加2023年新学期开学典礼

二、夯实学科建设,形成以特色促优势的良性发展机制

学院形成“两个统筹,一个确保”的学科建设思路,从战略规划、团队建设、政策倾斜三个方面予以实现。依托学校第二批学术创新团队凝练的重点方向,精心谋划,梳理和整合各学科方向,形成学科建设合力。法学、社会学学科顺利通过一级学科专项评估,公共管理学科作为博士点重点培育建设学科,积极探索“数字+公共管理”建设思路,以数字化建设推进公共管理“五位一体”(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平台、合作交流)建设思路,打造学科特色,通过优势学科带动学院的整体发展。社会工作学科作为专业博士点建设和培育学科,本着“实务为本、服务地方”的核心理念,形成了“平台搭载、项目引领、校社合作、研究协同”的办学特色,创办的社工机构承接各类实务项目40余项,服务各类人群达5万余人。搭建一站式学院服务管理平台,成立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涵盖教学、科研、师资、学科、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的明细数据,以丰富的可视化统计直观呈现,形成学科分析常态化。以数据为抓手精准化管理,实现学科建设精准定位,整体把握学科方向、关注学科动态、灵活配置学科队伍、实时跟踪教育部学科指标动态变化。

学院扎实推进学科建设工作

三、强化育人共识,推行“横班纵组·立体教育”模式

学院“横班纵组·立体教育”育人模式打造以学生为中心、横班纵组为主导、政校院企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体系,强调专业传授与思想引领同步教育、朋辈学长与本硕同门同步成长、日常行为与专业素养同步管理,学生的专业能力获得提升,竞赛成绩明显提高,实践能力得到增强。

横班纵组导师组会现场

2023年度学院学生获得国家级、省市级奖项37项,参与同学350余人次。学院大创项目立项31项,其中,推荐国家级项目5项,省级项目10项,校级项目16项。同时,完成2022年50项大创项目的结项鉴定。全国高校“金法槌杯”模拟法庭大赛中,学院研究生组获一等奖,成功晋级决赛;本科生组获初赛三等奖。在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校赛中,学生获金奖5项,银奖11项,铜奖20项,优秀奖5项;在省赛中获高教主赛道铜奖一项;获吉林省公共管理案例大赛一等奖1项;《“小社区”书写韧性治理“大文章”:城市社区韧性建设路径的探索与思考基于长春市汽车厂社区的实地调研》荣获“挑战杯”国家级三等奖、省级一等奖。学生中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吉林省“五四红旗团支部”、长春市“活力团支部”、“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等先进集体和个人典型。学院学生作为网络文学作家代表参加吉林省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多名毕业生在短时间内成长为单位的骨干力量。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学生思想觉悟高,专业素养强,工作能力突出,多家单位对“横班纵组·立体教育”育人模式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学生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四、做“四有科研”,撬动科研范式和科研组织模式变革

学院坚持“问题牵引”做有组织科研,坚持“质量第一”做有水平科研,坚持“研以致用”做有效果科研,坚持“科研育人”做有反哺科研。学院共有四个省级科研平台:吉林省人才测评研究中心、吉林省民生与社会发展资政咨询中心、吉林省民生问题研究中心及吉林省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协同创新中心。2023年学院科研成果喜人,共获得科研立项26项,其中纵向项目10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和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一项;科研经费总数累计百万余元;3位青年教师入选吉林省高校优秀青年科研创新人才储备库,一位老师获吉林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学院教师共发表期刊论文30余篇,其中被CSSCI检索的论文5篇;4项研究成果得到省部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出版著作3部;5项成果获得省市级奖励,获吉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获得长春市社科优秀成果奖2项,获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学会优秀提案奖2项。

学术创新团队教师开展学术研讨

学院国家级项目立项及部分代表性论文发表情况

五、深化产教融合,探索人才双向享用、多方共赢机制

学院与长春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长春新区人民检察院、长春新区北湖街道、白城铁路运输检察院等单位签署合作协议,通过产业与教育的资源互补与整合,建立和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共同设计培养目标,联合指导学生,联合建设实践实习基地,促进学生能力培养和职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产教融合在为学生提供了与产业深入结合的教育环境的同时,也为实务部门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人才保障。学院有多位老师受聘仲裁员、法律咨询专家、助理检察官、听证员、实务部门的客座教授等。

学院与长春新区人民检察院积极开展政校合作

长春新区北湖街道与学院共建基层治理创新实践站

六、激发创新活力,构建思政教育与校园文化融会体系

学院围绕“价值树立、学术引领、校园沉浸、发展前瞻”四个目标,在学生中设置集中教育、分散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三个阶段,采取分批次、分专题的方式开展26项新生入学教育活动,扎实扣好新生大学生活的第一颗“扣子”。学院开展“大学生自强之星”走进团支部微宣讲会、“考研、就业、英语四六级”优秀学生经验分享会、学风建设表彰大会等,形成“优秀+”榜样引领的智育建设长效机制。学院情景剧《曙光》代表学校参加吉林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汇报演出。学院组织开展“学伴+”重点学生群体网络学业互助计划,深入洮南市开展“大手牵小手”结对子学业帮扶活动、为莲花山、郏县山村留守儿童青少年募捐衣物、“净化环境,美化校园”等品牌活动10余项。


学院社会实践服务活动形成特色品牌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将继续坚守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初心,以价值引领和思政教育涵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厚度,以产教融合和前沿引领提升学生知识探究的高度,以学科交叉和通专融合拓展学生触类旁通的宽度,不弃微末,久久为功,以教育开放和资源协同扩展学生全面发展的广度,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上一篇:学校隆重举行第四十四届田径运动会
下一篇:白城师范学院副校长张海龙一行来我校开展调研交流